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首页 >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2025年度新一代智能技术产教融合促进项目入选名单解析:深化校企协同创新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表时间:2025-05-15 00:00:00   阅读次数:50  文字大小 〖 最大 中等 一般

        近日,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新一代智能技术产教融合促进项目入选名单,全国共有171个项目脱颖而出。经过256所高职院校的487个项目激烈角逐,最终确定应用创新项目100个、人才培养项目67个、职教出海项目4个的遴选结果。这一国家级产教融合重点项目,通过与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构建起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

一、项目布局与创新维度

应用创新项目(100项)

        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物联(AIoT)、智能制造三大前沿领域,形成"技术研发→教学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闭环。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家庭陪护型仿生机器人应用开发》,通过多模态感知与自主决策技术研发;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则基于大语言模型工具,构建物联网语义控制框架。这类项目要求教师团队深度参与企业实际研发,按照"岗位锻炼—项目开发—成果孵化"的进阶路径提升双师素质。

人才培养项目(67项)

        采取"一主一辅"专业共建模式,重点培养AIoT装调工程师、智能产线技术工程师等紧缺人才。典型如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的"智能物联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引入小米AIoT认证体系,打造"教学+培训+生产+服务"五位一体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包建设方面,山西机电学院的《小米AIoT智能家居设备调试与AI模型部署课程包建设》具有示范意义。

职教出海项目(4项)

        首批聚焦东盟与中东欧地区,实施"国内院校+小米公司+海外职教机构"三方协同模式。典型案例包括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AIoT远程患者监护系统》国际化开发,通过技术认证与标准输出,推动中国职教标准海外落地。

二、校企协同实施路径

        项目实施建立"四维融合"机制:

        资源融合:小米公司投入超300万元/校的软硬件资源,如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获赠价值300万元的智能物联设备集群。

        课程融合:开发匹配小米认证标准的模块化课程,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师资融合:实施"置换式双师培养",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团队分批进驻小米生态链企业实训。

        评价融合:建立"过程跟踪+结项认证"双轨考核,教育部与小米联合专家组全程督导。

        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职业教育深度融入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战略,通过"引企入教、伴企出海"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智能物联产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构建起校企命运共同体。随着项目持续推进,预计到2027年将形成覆盖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产教融合生态网络,有力支撑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